BUIDL

3年前更新 0 0

和HODL意思相近,但BUIDL更具有情怀,词义更倾向于为构建区块链生态做出贡献而不是被动的持有某个币。

收录时间:
2022-12-07

和HODL意思相近,但BUIDL更具有情怀,词义更倾向于为构建区块链生态做出贡献而不是被动的持有某个币。

BUIDL 以社区为主导,以开发者为中心,其使命是专注于区块链行业的实际建设,无论是协议、产品还是生态系统,旨在深入探讨有关该行业的技术和学术问题。他们希望阐明真正为行业做出贡献的项目,并促进有关安全、隐私、链接协议和区块链等企业项目的技术讨论。此外,论坛将深入研究本质上和潜在的用例价值。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在一次演讲中谈到了自己对Web 3.0、元宇宙等热门话题的理解。他表示,Web 3.0只是Web 2.0的演进版本,还承担不了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重任。元宇宙还是个小众市场,前景还不够清晰,也无法代表下一代互联网。

  另外一位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则在刚刚结束的世界5G大会前瞻论坛上发表了《元宇宙:从概念到产业关键技术与发现趋势》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元宇宙将推动进入第三代互联网,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元宇宙互联网,元宇宙将推动互联网进入Web3.0时代。

  业内大咖都对Web3.0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严重分歧,更别说我们普通人了。不过这也侧面印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Web3.0太前沿了,它所代表的未来实在太过颠覆我们以往的认知,以至于我们可能根本无法接受它。

  互联网从50年代末开始有了发展雏形,差不多花了12年时间,直到1969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第一节点与斯坦福研究院第二节点的连通,互联网才正式诞生。又过了12年,能够为科学家提供互联网服务(主要是电子邮件服务)的网络才慢慢建立起来。

  1982年,人们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互联网的定义—— Internet是通过使用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连接起来的一组网络。随后,不同国家开始相继接入Internet,并在高校间掀起一股接入浪潮。

  又经过近十年的发展,Internet才开始引起商业界和新闻媒体的注意。1993年,电话拨号上网开始出现,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开始层出不穷。及至1994年,互联网成立25周年的时候,它才真正和普通人的生活发生了关联。

  而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技术,发展到今年也不过刚刚13年。尽管现在技术迭代的时间非常之快,常常有一日千里之感,但可以想见,以目前人类科技水平的发展来看,Web3.0真正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也许有人会说,Web2.0就挺好的呀,为啥要进入Web3.0呢?今天,我们就来试图以最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一下,什么是Web3.0,为什么我们需要它,以及实现它的最核心技术——区块链。

相关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