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朗克常数
普朗克常数记为h,是一个物理常数,用以描述量子大小。在量子力学中占有重要的角色,马克斯·普朗克在1900年研究物体热辐射的规律时发现,只有假定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计算的结果才能和试验结果是相符。这样的一份能量叫做能量子,每一份能量子等于hν,ν为辐射电磁波的频率,h为一常量,叫为普朗克常数。
参考物质的属性,是指用不同测量程序测量该物质时,各测量程序所测的结果之间的数字关系,与用这些测量程序测量实际临床样品时测量结果数字关系的一致程度。
互通性是参考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也是参考物质在不同测量程序间保持结果一致的关键性能参数。参考物质具有互通性是保证患者结果可溯源的关键环节,也是参考物质用于量值溯源与传递的技术基础。当前,由于绝大多数临床项目分析物对被测量的代表性不足、参考物质基质不同等原因,导致参考物质和临床样本在不同测量系统之间不具有互通性。因此,无论是参考物质生产者,还是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重视互通性。
近年来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成功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相应行业的工作效率,但是随着软件数量的日益增加,如何使相关软件系统协调工作以更有效地完成任务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特别是有些工作本身就需要多种软件系统的相互协作。例如在军事上,为了跟踪外来入侵,需要海陆空三方面的软件系统充分进行信息共享,美国国防部提出的联战远景2010[1]把这种软件协作发挥到了极致,旨在使各军种的软件系统充分合作,取得对敌作战的信息优势。而在商业方面,新开发的软件系统和已有的软件系统之间也需要很好的协作来提高效率,系统互通性就是研究这方面的问题。1系统互通性及其困难1.1定义研究系统互通性的组织数量众多导致了对系统互通性的定义不统一,有必要介绍一下目前已有的一些比较权威的定义,而后根据本人对系统互通性的理解提出自己的定义。
基于彼此的兼容和应用场景,互通性指区块链之间互相兼容的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