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链交互

3年前更新 0 0

跨链交互是指在不同链上的信息交流互动。跨链交互可以用来进行资产交换,比如可以用BTC换ETH。按照区块链底层技术的不同,跨链交互分为异构跨链和同构跨链。

收录时间:
2022-12-12

区块链技术构建在传输网络(例如点对点网络)之上。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利用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并采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在一些区块链网络中,部分节点有时存在实现小范围交易的需求,以避免其他节点获得这些交易及其相关数据,因此可以在区块链主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区块链子网。

然而,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可能存在跨链交互需求,从而源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向目的区块链网络发起交互请求,如发送跨链消息。但是因为目的区块链网络中的不同节点可能接收到来自源区块链网络中的不同节点发起的多个跨链消息,所以如何保证目的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在处理源区块链网络发送的跨链消息后得到一致的处理结果,是跨链交互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跨链交互是指在不同链上的信息交流互动。跨链交互可以用来进行资产交换,比如可以用BTC换ETH。按照区块链底层技术的不同,跨链交互分为异构跨链和同构跨链。目前,实现区块链跨链技术的方案主要有公证人机制、哈希锁定和侧链/中继链这三类。

侧链是由EOS源代码直接发起的独立公链,类似于一种硬分叉。这个是Block.One核心开发者已经宣布过是存在的,并且是开发计划的重要一部分。侧链有可以有自己的委员会,见证人以及计算资源,有自己的代币,这些代币有自己的增发方式,而且代币可以和EOS通过接口进行锚定去实现包括锁定在内的某种操作关联。

当与另一个区块链外部通信时,区块生产者(矿工)不会随便接受另一方的输入,必须等待其他区块链不可逆地确认之后,才会接受其为有效的输入。如果某个链上的矿工不等到交易确认就接受输入这种情况,就像一个交易所接受了一笔存款而后又撤销这笔操作,这会影响这条链共识的有效性。使用EOS系统的软件,凭借出块时间为秒的委任权益证明(DPOS)以及21个矿工,这大概只需要45秒的确认时间。

相关导航

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72年7月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具体研究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委员会于 1974的6月提出一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纲要”,对黄金、汇率、储备资产、国际收支调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为以后的货币改革奠定了基础。直至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经过激烈的争论,签定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