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区块

3年前更新 0 0

区块链由多个相连的区块构成,每个区块记录了一段时间内网络中比特币的交易情况,可以将区块视为账簿中的帐页。第一个被最早构建的区块称为创世块,拥有一个唯一的ID标识号。除创世块外,每个后续建立的区块均包含两个ID号,一个是该区块自身的ID号,另一个是前序区块的ID号。通过ID号间的前后指向关系,所有区块按序相连就构成了区块链。

收录时间:
2022-12-07

区块链由多个相连的区块构成,每个区块记录了一段时间内网络中比特币的交易情况,可以将区块视为账簿中的帐页。第一个被最早构建的区块称为创世块,拥有一个唯一的ID标识号。除创世块外,每个后续建立的区块均包含两个ID号,一个是该区块自身的ID号,另一个是前序区块的ID号。通过ID号间的前后指向关系,所有区块按序相连就构成了区块链。

区块链又称为块链、账链,其实就是一个分布的、公共的、透明的、可信的账簿,包含了比特币系统开始运行以来比特币的完整交易记录(即账目)。区块链的分布性体现在,每个参与节点都可以持有账簿的副本,并与网络保持同步更新,一定数量的节点受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其公共性体现在,整个网络中仅有一本帐,所有的交易都必须记录在上面,并接受每个参与节点的监督;其透明性体现在,账簿对所有参与节点都是公开的,支持随时查看账簿全部账目;其可信性体现在,交易一旦被记录到账簿中,除非有超过大半的参与节点许可(比特币系统称之为“51%攻击”,巧妙的设计让该攻击代价巨大,基本无法实现),否则账目无法被篡改或删除。

区块链由多个相连的区块构成,每个区块记录了一段时间内网络中比特币的交易情况,可以将区块视为账簿中的帐页。第一个被最早构建的区块称为创世块,拥有一个唯一的ID标识号。除创世块外,每个后续建立的区块均包含两个ID号,一个是该区块自身的ID号,另一个是前序区块的ID号。通过ID号间的前后指向关系,所有区块按序相连就构成了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要解决的,是一个被称为“拜占庭将军”的计算机科学问题。简单来讲,就是在一个由相互缺乏信任的节点组成的对等网络中,各节点如何达成可信共识的问题。区块链技术通过引入“竞争一验证一同步一竞争”动态循环解决该问题。

为便于理解,首先介绍比特币生成和区块创建的关系。比特币系统设定的基本规则之一是,创建新的区块并加载到区块链中会触发新币生成,换言之,比特币是作为对维护区块链所付出劳动(即解决系统设置难题耗费的算力)的奖励。维护区块链并获得奖励的行为又被形象地比喻为“挖矿”,所有的网络节点均可成为“矿工”,通过挖矿获取比特币(实际应用中,矿工通常加入某个“矿场”,基于矿场中的“矿池”实现稳定收益)。比特币系统限定了比特币的总量为2100万枚,且按每4年发行余量一半的速度产生新币,例如系统开始运行的前4年,共发行2100/2=1050万枚,第二个4年发行1050/2=525万枚,以此类推,直至2140年基本发行完毕。之后,为激励矿工继续维护区块链,系统规定,收取少量以比特币计价的交易费作为其劳动报酬。

区块链的技术本质是,允许个体不经过权威第三方的认证而开展有效可信的合作。其基本支撑技术有P2P数据传输技术、文件共享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等。未来,区块链将向技术底层化和应用普及化方向发展。

相关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