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yer 0
目前我认为 Layer0 的关键词就是发链、多链与跨链,核心内容落在了跨链通信与模块化区块链,所以讲清楚了跨链通信和模块化区块链,Layer0 的内容也就基本覆盖了。
Layer 1是区块链网络的基础架构,Layer 1区块链无需其他网络参与,即可验证并完成交易。提升Layer 1网络的可扩展性非常困难,比特币就已经印证了这一点。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发人员创建了依靠Layer 1网络的安全性和共识运作的Layer 2协议。比特币的闪电网络就是Layer 2协议的一个典型例子。闪电网络允许用户先进行自由交易,随后再将其写入主链。
Layer 1网络是底层区块链的别称。币安智能链(BNB)、以太坊(ETH)、比特币(BTC)和Solana都属于Layer-1协议。我们称之为Layer 1,是因为它们是所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网络。与之相对的链下解决方案和Layer 2解决方案都是在主链上搭建的。换言之,Layer 1协议能够在自身的区块链上处理并完成交易,同时自带用于支付交易费用的原生代币。
Layer 1网络普遍存在难以扩容的问题。面对日益增长的交易需求,比特币和其他大型区块链都在力图加快交易的处理速度。比特币使用的工作量证明(PoW)共识机制需要大量计算资源。
PoW兼顾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但在交易高峰期,网络运行速度仍会下降,从而导致交易确认时间延长,费用上涨。
多年以来,区块链开发人员一直在研究可拓展性解决方案,但是至今仍未就最优替代方案达成一致。Layer 1扩容的可选方案包括:
1.扩大区块规模,使每个区块能够处理更多交易。
2.更改共识机制。即将上线的以太坊2.0版本就采用了这一方案。
3.实施分片, 分割数据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