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键发链,则指的是诸如 Cosmos SDK 等开发工具,将区块链各个关键组成部分的代码以模块的形式准备好,开发者只需选择合适的参数和类型组合在一起,即可完成一条完整的、全新的区块链。标准化模块的方式, 大大简化了区块链开发所需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区块链设计的灵活性, 因此被称为“一键发链”。

智能合约和 ERC20 标准实现了无需重建区块链即可发币,而一键发链则是为了重建一条新区块链,但这不是倒行逆施。原因就在于智能合约及其一键发币存在着太多的问题和局限。首先,以太坊的出块速度太慢。尽管与比特币相比, 以太坊每 15 秒出块的速度已经是巨大提升。但随着应用开发逐步成熟,尤其是DeFi 的快速发展,以太坊的出块速度已经渐渐无法满足应用需要了。举例而言,某DeFi 项目需要获取ETH 价格作为交易参数, 预言机将数据打包进区块向DeFi 智能合约提供市场价格,但由于以太坊15秒的出块速度意味着该DeFi 项目获取最新价格的频率也被限制在 15 秒左右,但价格变动瞬息万变,若15 秒内市场价格发生较大变化,那DeFi 将无法及时感知从而导致损失。此外,现在的 DEX 项目也会设置滑点限制, 也是为了防止交易价格在上链确认的时间段内差异过大。因此以太坊的出块速度会对 DeFi 产生不小影响。
此外,尽管一键发币制造了新的代币,但以太坊自身的代币 ETH 还是不得不被使用到,因为发币合约的部署和调用、新代币的转账都会需要消耗ETH 来完成。因此虽然一键发币号称完成了新代币的发行,但实际上开发者和用户仍必须持有至少两种代币(项目代币和ETH)才能运作。这会增加应用的操作复杂性和成本,且对初入币圈的用户十分不友好。
而当现在以太坊拥堵 gas fee 居高不下,更是放大了上面两个问题, 让使用以太坊智能合约和 DeFi 都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
相关导航


哈希值/Hashes

物理学的“两朵乌云”

工作量证明/POW

主链/MainNet

币安智能链/BSC

抵押借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