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共识机制

3年前发布 0 0

目前PoC中认同度比较高的应该是容量证明(Proof of Capacity),也就是那些用硬盘去挖矿的数字资产,比如IPFS,还有曾经的迅雷玩客云、流量矿石等等,仿照PoW的矿池,目前有企业开始组建PoC矿池,将硬盘挖矿的矿工集合在一起,如果未来IPFS可以崛起,那么PoC有可能就会被定位为容量证明。

收录时间:
2022-12-14

PoC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的区块链项目认为PoC应该是Proof of Capacity的缩写,既容量证明;有的项目认为PoC是Proof of Contribution,为贡献证明;还有项目方认为PoC是Proof of Credit,也就是信用证明……总而言之,PoC不像PoW、PoS那样有明确的定义。

目前PoC中认同度比较高的应该是容量证明(Proof of Capacity),也就是那些用硬盘去挖矿的数字资产,比如IPFS,还有曾经的迅雷玩客云、流量矿石等等,仿照PoW的矿池,目前有企业开始组建PoC矿池,将硬盘挖矿的矿工集合在一起,如果未来IPFS可以崛起,那么PoC有可能就会被定位为容量证明。

另外,PoC硬盘挖矿逐渐开始盛行,但通过硬盘容量挖矿的共识也不都叫做PoC,有的项目方对自己的共识机制有别的叫法,比如IPFS称自己的共识机制为PoSt(Proof of Spacetime),即时空证明,因为影响要素除去硬盘空间大小外,还有时间(也就是网速快慢)的影响。

总而言之,PoC相对于PoW来说,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共识,POC挖矿也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热点。

POC:proof of capacity的简称,即容量共识机制,通过存储容量的多少来决定区块生成权的算法,最早在2014年被提出。

POC挖矿:通过某种既定的算法产生数量众多的伪随机数,并将这些随机数存入硬盘,在竞争打包区块的时候,只需要通过扫盘(也称作读盘),随机加以匹配来打包区块。

优势:减少了大量的计算,同时避免了AISC化的矿机出现,大大降低了挖矿的门槛和矿工的成本。

劣势:由于硬盘存储的数据本身缺乏意义,POC共识机制同样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相关导航

代币/Token

代币/Token

代币与代币的对应英文单字皆为 Token,在区块链领域中一般不加以区分,但两者在意思上具有些许区别;英文 Token 实际上既包含代币、代币也包含代金券、证券、通证、纪念物等概念,准确来说代币的对应英文为 Token Coin,在区块链领域中与“支付代币”具备相同的意义。代币可以定义为某种账户的余额,并且不仅仅局限于加密货币的范畴,广义而言包含 Q 币在内的虚拟货币皆属于代币的范畴。
哈希/Hash

哈希/Hash

Hash,一般翻译做散列、杂凑,或音译为哈希,是把任意长度的输入(又叫做预映射pre-image)通过散列算法变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该输出就是散列值。这种转换是一种压缩映射,也就是,散列值的空间通常远小于输入的空间,不同的输入可能会散列成相同的输出,所以不可能从散列值来确定唯一的输入值。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将任意长度的消息压缩到某一固定长度的消息摘要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