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信任/Trustless
区块链能够完成价值转移和信用转移,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这都是基于区块链是一种“去信任”架构。“去信任”架构就是在整个系统中的多个参与方无须互相信任就能够完成各种类型的交易和协作,这恰恰一直是传统互联网最薄弱的一项。
计算机术语中“代币”一词有两个意思: 对用户进行授权的小工具,或是认证用户身份的固定字符串;在加密货币中代币是数字价值的一个单位,是内置可编程潜力的代币,除了具备经济属性外,同时在也可用以构建软件,并可能通过技术实现集代币、身份识别、荣誉标识、确权工具、资产量化指标、系统通行证和系统保护于一身的工具。如OMG 和 EOS 是建立在 ETHereum 代币上的加密货币。根据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FINMA)在 2018 年 2 月提出的定义,代币主要分为支付代币、功能代币、资产代币三种,并且可能存在混合形式:
支付代币/Payment Tokens
“支付代币与加密货币是同义词,并没有其他功能或链接其他开发项目的功能,代币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只会开发必要的功能,并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支付手段。”如比特币、狗狗币、莱特币等第一代加密货币以及达世币、门罗币等以支付、结算为主要功能的代币。
功能代币/Utility Tokens
“功能代币是旨在为应用程序或服务提供数字访问的代币。”如瑞波币、艾达币、恒星币、小蚁股等内嵌代码,并具备使用场景或潜在使用场景的代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