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Peer-to-Peer

3年前更新 0 0

对等式网络(peer-to-peer, 简称P2P),又称点对点技术,是无中心服务器、依靠用户群(peers)交换信息的互联网体系,它的作用在于,减低以往网路传输中的节点,以降低资料遗失的风险。

收录时间:
2022-12-08

通过允许单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直接交互,无需通过中介机构,从而实现整个系统像有组 织的集体一样运作的系统。

对等式网络(peer-to-peer, 简称P2P),又称点对点技术,是无中心服务器、依靠用户群(peers)交换信息的互联网体系,它的作用在于,减低以往网路传输中的节点,以降低资料遗失的风险。与有中心服务器的中央网络系统不同,对等网络的每个用户端既是一个节点,也有服务器的功能,任何一个节点无法直接找到其他节点,必须依靠其户群进行信息交流。

P2P节点能遍布整个互联网,也给包括开发者在内的任何人、组织、或政府带来监控难题。P2P在网络隐私要求高和文件共享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纯P2P技术的网络系统有比特币、Gnutella,或自由网等。另外,P2P技术也被使用在类似VoIP等实时媒体业务的数据通信中。有些网络(如Napster、OpenNAP,或IRC @find)包括搜索的一些功能,也使用客户端-服务器结构,而使用P2P结构来实现另外一些功能。这种网络设计模型不同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中通信通常来往于一个中央服务器。

点对点技术有许多应用。共享包含各种格式音频,视频,数据等的文件是非常普遍的,即时数据(如IP电话通信,Anychat音视频开发软件)也可以使用P2P技术来传送。

有些网络和通信渠道,像Napster,OpenNAP,和IRC@find,一方面使用了主从式架构结构来处理一些任务(如搜索功能),另一方面又同时使用P2P结构来处理其他任务。而有些网络,如Gnutella和Freenet,使用P2P结构来处理所有的任务,有时被认为是真正的P2P网路。尽管Gnutella也使用了目录服务器来方便节点得到其它节点的网络地址。

中国各大ISP对网络接入都进行了限速,对占用带宽的应用比如P2P,会采取措施,常用的手段有限制TCP连接数,封锁P2P协议,限制下载/上传速度等。但是由于这些行为大部分都是秘密进行,因此中国众多P2P用户称,此举严重侵犯了他们的知情权和使用权。在中国,被限制最多的P2P软件是BitTorrent系列软件和eMule。

在日趋稀少的IPv4地址资源的情况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开始采用“大内网”的方式,减少对IP地址资源的消耗,即大部分的家庭及个人用户将连接ISP的路由器,使用网络地址转换方式连接外部网络。因NAT和部分P2P协议的限制,导致P2P软件大多只能在内网进行传输,对P2P产业链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关导航

源代码

源代码

源代码(也称源程序)是指未编译的按照一定的程序设计语言规范书写的文本文件,是一系列人类可读的计算机语言指令。 在现代程序语言中,源代码可以是以书籍或者磁带的形式出现,但最为常用的格式是文本文件,这种典型格式的目的是为了编译出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源代码的最终目的是将人类可读的文本翻译成为计算机可以执行的二进制指令,这种过程叫做编译,通过编译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