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约

3年前更新 0 0

智能合约是一种以数字化形式制定、传播、验证及执行条件的计算机程序。它允许在无第三方的情况下,执行可追溯、不可逆转的可信交易。简而言之,交易双方能够按照条件自动执行,无须任何干预。与传统合约相比,智能合约是基于区块链的,合约内容公开透明且不可篡改并遵循“Code is law(代码即法律)”。

收录时间:
2023-01-06

智能合约最早在1990年代由尼克·萨博提出,是一种旨在以数字化形式制定、传播、验证及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由于技术限制,其在诞生初期并没有被真正应用。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出现,智能合约获得了可信的执行环境,两者开始结合应用。

什么是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一种以数字化形式制定、传播、验证及执行条件的计算机程序。它允许在无第三方的情况下,执行可追溯、不可逆转的可信交易。简而言之,交易双方能够按照条件自动执行,无须任何干预。与传统合约相比,智能合约是基于区块链的,合约内容公开透明且不可篡改并遵循“Code is law(代码即法律)”。然而,传统合约中的监督者如律师不对交易全程进行实时监督,只在交易后进行必要的监督核实,因此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出现,智能合约获得了可信的执行环境,两者开始结合应用。由于它无需中介介入并具有必须执行、不可篡改、透明性等特征,因此能减少交易成本,使交易更加安全。

智能合约的原理
区块链网络上应用的智能合约像一个带有条件判断的计算机协议,这个协议遵循“If…then…”语句(如果…那么…),即当某些条件得到满足时,它会执行特定的任务。具体而言,智能合约的实现分为三部分:合约的构建、合约的存储以及合约的执行。
构建:由区块链内的多个用户共同参与制定,用于执行和管理用户之间的交易行为,同时明确参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然后程序人员会把触发合约的自动执行条件等信息全部编辑成代码。
存储:通过P2P网络扩散到每个节点,区块链网络中的每个节点会收到一份合约。
执行:定期进行自动机状态检查,验证事务条件是否满足,达成共识后自动执行并通知用户。(注:自动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软件设计模式。)
养老金的分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智能合约的原理:任何第三方都不能篡改或动用社保管理机构里面的养老金,只有当满足执行条件(特定的日期、金额的限制等)之后,系统才会自动打款到个人账户,整个执行过程中,款项不需要层层划拨,交易只发生在系统和个人账户之间。智能合约应用实例还有很多,如多签账户(Multisignature Accounts)、支付渠道(Payment Channels)、第三方托管(Escrows)、时间锁(Time Locks)、原子交叉链交易(Auto Cross-Chain Trading)、区块链预言机(预言机s)等。

相关导航

K线

K线

K线图(Candlestick Charts)常称为“K线”,最开始因形似蜡烛而被称为“蜡烛图”,又可称为蜡烛线、日本线、阴阳线、棒线、红黑线等。它用图形的方式,描绘了股票每日、每周、每月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等涨跌变化状况,同时也被广泛用于期货、数字货币等市场及其行情的技术分析,全面透彻地展示了市场价格随时间的变化。根据计算周期,K线图可分为日K线图、周K线图和月K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