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都是名校背景出身的,但这并非绝对的事情,同样也有草根派的操盘手成为基金经理,只是在比例方面,前者更多。
我们通过以下几点对比来了解这种情况的原因:
一、交易能力
交易能力是这个行业的根基,有过硬的交易能力,才能在这个市场上长期存活,坐稳基金经理这个职位。交易能力的提升需要从软硬件两方面去进阶:软件方面,需要有深刻的交易认知,认知到交易的本质,从交易逻辑、资金管理、执行能力等层面去提高;硬件方面,需要对金融知识,金融背景,金融工具以及相关软件的操作,语言的编写,模型的构建这些技能等层面去提高。交易本身不是一项科学,相较而言,软件方面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易能力的好坏,这个占比可能在80%,这也就是说草根是有机会的。但按照大数定律来讲,那些科班出身的人整体智力会高于草根,他们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也高于草根,所以在交易能力方面,科班出身的显然具有一定优势。
二、资源积累
基金经理和操盘手是两个概念,基金经理主要职责是运作好基金产品,基金的运作模式相较普通人去做交易、操盘而言,更加系统,更加严苛,更加科学。一个基金公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经理的综合能力,科班出身的人,他的资源会更加优厚,也许他的老师,他的同学,都是这个行业的,这样相互交流进步起来就会变得很容易,比如浙大系的幻方,清华系的九坤等。产品不仅需要考虑业绩,同样需要变革和创新,这时候资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相较而言,草根在这方面处于弱势,因为从概率的角度而言他的圈子很难拔高他的水平。
三、口碑宣传
发行基金产品,除了业绩之外,更多的需要口碑宣传,而基金经理又是基金公司的核心,必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点,所以需要进行包装,科班出身的自带体系,清北毕业的还需要其他包装么?不需要,他们已经证明过自己智力超群,能力出众。草根唯一的证明渠道就是资金曲线了,包装的素材方面会很单薄。
通过以上这几点可以看出,草根并非没有机会成为基金经理,但概率上,科班出身的机会更大一些。任何事物都非绝对,交易毕竟是交易,如果你真的业绩显赫,持续稳定,谁还会在意你是科班还是草根呢?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