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枇杷黄熟的季节,正所谓“五月枇杷满树金”。枇杷,别名芦橘、金丸、芦枝,原产我国东南部,因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其花可入药。吴昌硕诗云:“五月天热换葛衣,山中卢橘黄且肥。”说的就是枇杷。
紫金山记者 朱顺 摄
枇杷味道甜美,营养颇丰,中医认为枇杷果实有润肺、止咳、止渴的功效,所以,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在南京绿化道旁、小区院落、景区等地都能看到枇杷的身影。
但是,你见过枇杷开花吗?还记得是什么季节呢?
春天发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这是从幼儿园就懂得的道理。但是,实际上枇杷开花确是在10——12月,也就是秋冬之际。宋代诗人宋祈便曾题诗咏叹: 有果实西蜀,作花凌早寒。 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
图源:龙虎网
在古代,枇杷也是很受重视的。古人都很相信神明之说,因而有很多的忌讳很信仰。关于栽树也很讲究,他们相信“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的栽树原则,因为“桑”谐音“丧”,“柳”的读音和“流”很相近,这两个字听上去很不吉利,而“鬼拍手”就是杨树,杨树叶子太多,总是发出很响的噪音,古人认为听起来像鬼在拍手的声音。
而枇杷树四季长青,意味着旺盛的生机,而且枇杷叶子又大又绿,树干挺拔,颇有观赏价值。特别是枇杷的果实——枇杷子尤其讨古人的喜爱。枇杷子外形圆满,浑身都是金灿灿的颜色,看上去精致可爱,充满了富贵祥和之气,有文人作诗称枇杷子为“黄金丸”。而且枇杷子里面有不少坚硬的种子,也被期待后世子孙兴旺的古人认为是多子多福的象征。
说道这里,相信大家很容易想到一句古文——“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话出自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似乎枇杷树也可以看作夫妻情感的见证,令人唏嘘。
来源:紫金山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