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找币牛牛时都会咨询一基两翼三新和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指的是什么,这说明有一部分人对这个问题不太了解,您了解吗?那么什么是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指的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吧!
中国风电领域迎来一位新成员。
10月29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新闻办发布消息称,下属新星公司将参与开发位于陕西渭南市大荔县的分散式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20兆瓦。这将是中石化首个风电项目。
中石化称,分散式风电是一种小规模分散式、布置在用户附近、高效可靠的发电模式。虽然总容量较小,但它可利用已建成的电网进行输送,更加灵活,可实现风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就地消纳。
上述项目整体占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设计安装八台单机容量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建成后上网年发电量可达4286.5万千瓦时,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1.32万吨。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对界面新闻表示,与其他央企风电项目最小为50兆瓦相比,中石化20兆瓦的总装机容量非常小,加之中国分散式风电的市场空间仍有局限性,未来进行大规模发展的可能性较小。
彭澎认为,中石化上述风电项目仅是“试水”。
风能是中石化未来构建新能源体系的业务之一。今年3月30日,中石化董事长张玉卓在2019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提出“一基两翼三新”的发展格局。
其中,在新能源领域,中石化提出将着力建设以风光热氢为引领的新能源体系,积极引领发展氢能,推进太阳能、风能发展,优化发展生物质能。
随着中石化此次加入,中国油气巨头“三桶油”齐聚风电领域。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在风电领域的布局稍早。
去年4月,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建四川公司发布消息称,中标了中国石油海洋工程(青岛)海上风电项目A、B段电气设备安装施工项目。
山东电建四川公司表示,该项目位于江苏省灌云、如东海域 ,A标段风电场拟安装95台单机容量为4.2 MW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00兆瓦。B标段共布置50台单机容量为4兆瓦的风电机组,总装机规模200兆瓦。
中石油在《2019年环境保护公报》里表示,将适度发展风电和光伏等。但截至目前,尚未看到中石油对外公布相关风电项目的最新进展。
与中石化和中石油相比,中国海油在海上风电的发展决心更大、行动也更积极。
2019年年初,中国海油正式透露在 探索 海上风电业务。同年4月30日,中国海油第一个合作开发的江苏海上风电项目开工。今年9月15日,该项目实现并网发电。
据中国海油介绍,江苏海上风电场中心离岸距离39公里,水深约12米。该项目规划装机容量300兆瓦,计划在海上建设67台风机,首批风机已实现并网发电。项目预计今年底前全部投产,年上网电量达约8.6亿千瓦时。
这次是中国海油重返风电领域。2006年,中国海油首次提出进军上海风电业务,并将其列为“未来30年重点投入”领域,但后因盈利情况欠佳,2014年中断了新能源业务的发展。
去年6月10日,中国海油首次发布了《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产业开发等新能源新业务。
中国海油首席执行官袁光宇称,海上风电是诸多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种类中,与中国海油契合度最高的领域。中国海油有丰富的海上工程资源和生产作业经验,均可以应用到海上风电领域。
今年7月2日,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该公司的发展思路是“本着低成本、市场化的原则,先近浅海练兵,后深远海发力,积极稳妥推进海上风电业务”。
中国海油正在同步开发广东省附近海域海上风电场,未来还将在深远海风电和分散式海上风电研发和投资方面持续发力。
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放缓,能源向低碳清洁转型的大背景下,“三桶油”进军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行业是大势所趋。加之今年新冠疫情“雪上加霜”,全球石油企业加速转型成为必然。
2019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结构中,水电、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占比分别是63.73%、19.89%、10.10%、5.45%,同比增速分别是5.7%、10.9%、26.3%、20.4%。
其中,风电是增长速度较快、电源占比高的一类。
第三方咨询机构WoodMackenzie估算,以江苏沿海的风资源算,海上风电项目内部收益率约为8%-10%。在福建、广东等地海域,投资成本较高,约为1.8万-2.2万元/千瓦,但由于风资源更为优越,内部收益率可达10%-12%。
但风电行业留给“三桶油”的时间和空间并不多。
彭澎表示,陆上风电经过15年的高速发展后,适合安装风机并具备消纳条件的区域,已基本被开发了;80%的优质项目已沉淀在电力央企手里,通过交易进行产权置换的可能性较小。
“经过补贴阶段后,海上风电未来的发展规模也有限。“彭澎认为,从短期和中期看,风电尚难和光伏竞争。
与光伏发电相比,目前风电的发电成本更高。去年10月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显示,当前陆上风电平均度电成本约为0.38元,海上风电平均度电成本约为0.64元;光伏电站平均度电成本约0.377元。
该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陆上风电度电成本将下降至0.3-0.4元,光伏发电度电成本将下降到0.26-0.3元。
受困于建设安装技术不成熟和海上风机运维成本高企,海上风电是度电成本最高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目前海上风电标杆电价为0.85元/度,相当于每度电补贴约0.4元,是陆上风电度电补贴金额的3倍。若去除中央补贴后,地方不支持海上风电补贴,且其成本未能实现降低,海上风电前景存忧。
“长期看,海上大型风电项目能否以合适的价格融入未来电力市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彭澎表示。
今年3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 健康 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新增海上风电和光热项目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按规定完成核准(备案)并于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存量海上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按相应价格政策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
这意味着2021年之后将取消海上风电国家补贴。
按照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到2020年,风电项目电价可与当地燃煤发电同平台竞争,光伏项目电价可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在部分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十四五”期间,中国风电、光伏发电将全面迎来平价上网时代。
尽管如此,“三桶油”在风电领域也有机会。彭澎表示,“三桶油”旗下的油田矿区和炼化企业大多建有自备电网,具备消纳太阳能和风能电力的电网条件,可以根据情况重新布局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供应。
另外,“三桶油”具备大量的油田区块,如果有风资源比较好的区域,也可以进行开发。“三桶油”油田矿区集中分布在西北和东北地区,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较为丰富,且以盐碱地、戈壁荒漠为主,占用耕地和林地少,无高大遮挡物,具备良好的场地条件和资源条件。
彭澎建议,“三桶油”可以尽可能地开拓新的市场,比如做能源管理,开展综合能源、清洁能源和智慧能源等新的增值业务。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近日,据《中国石化报》报道,“十四五”末,中国石化将力争建成一到两个世界级炼油中心。截至2020年底,中国石化千万吨级炼厂产能占比达70.9%,比3年前提高6.7个百分点,炼厂平均规模由862万吨/年升至946万吨/年。新炼厂投用和老炼厂调整,使中国石化千万吨级炼厂数量从2015年的12家增加到目前的14家。
“十四五”期间,还有海南石化、古雷石化、中科炼化二期、天津南港项目等一批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计划投产。在民营企业加速抢滩炼化一体化市场的当下,中石化也致力于实现传统炼化的蜕变。
福建漳州
古雷炼化一体化二期120万吨乙烯
2020年10月,中石化宣布将投入千亿推动古雷炼化一体化二期项目。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包括 1600万吨/年炼油、120万吨/年乙烯、32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60万吨/年己内酰胺 及配套炼化一体化下游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系统及辅助设施、配套码头及码头库区等。 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是漳州古雷石化工业园区的龙头项目,于2016年1月经福建省发改委核准。项目总投资为 345.7 亿元 (其中外汇70061万美元)。其中资本金115.2亿元,约占项目总投资的三分之一,由 福 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和旭腾投资有限公司 按各50%出资;其余部分由银行贷款解决。该项目将建设 百万吨级乙烯及下游配套深加工装置 ,分别为 80万吨/年乙烯蒸汽裂解、30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25万吨/年芳烃抽提、9万吨/年丁二烯抽提、30万吨/年乙烯—醋酸乙烯树脂(EVA)、27/50万吨/年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60万吨/年苯乙烯(EBSM)、 35 万吨 / 年聚丙烯 (PP) 等 化工装置以及配套的公用辅助工程,项目总投资概算为278.38亿元,计划2020年底建成投产。
2018年12月,项目一期工程变更,总投资230.7亿元,由16套主体装置减少为11套,包括:80万吨/年蒸汽裂解、55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35万吨/年芳烃抽提、13万吨/年丁二烯抽提、30万吨/年乙烯-醋酸乙烯树脂(EVA)、10/70万吨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60万吨/年苯乙烯(SM)、35万吨/年聚丙烯(PP)和10万吨/年热塑料性弹性体(SBS)、26万吨/年双氧水和20万吨/年环氧丙烷。
2020年12月26日, 古雷石化 35 万吨 / 年聚丙烯装置竣工及挤压造粒系统投料试车 , 该聚丙烯装置选用ST III工艺技术。
广东湛江
中科炼化二期120万吨乙烯
中石化的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位于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内,园区总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目前中科仅占用9平方公里,剩余大片土地基本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后发潜力巨大。
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项目二期包括 1500万吨/年炼油、120万吨/年乙烯工程,包括70万吨/年聚丙烯,45万吨/年聚乙烯。 规划主体工程如下:
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规模后调整为1000万吨/年炼油能力,8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
海南洋浦
海南炼化100万吨乙烯及衍生物
2018 年 12 月 27 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与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拓展合作领域,促进双方在乙烯项目及销售网络建设、能源贸易、军民融合、油气勘探开发及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进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
2018 年 12 月 28 日, 海南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改扩建工程建设动员会在海南炼化召开,标志着该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海南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改扩建工程是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的重点项目,更是中国石化推进“两个三年、两个十年”发展战略,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支撑项目。海南炼化100 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改扩建工程项目厂址分为两部分,北片区为 100 万吨 / 年乙烯项目;南片区为 500 万吨炼油项目。
海南炼化拥有我国 第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芳烃联合装置 ,打破了世界芳烃技术被欧美长期垄断的格局,标志着中国石化成为全球第三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芳烃成套生产技术的企业。2019年9月27日第二套芳烃联合装置建成投产后,海南炼化PX(对二甲苯)总生产能力达到160万吨/年。
天津南港
120万吨大乙烯及高端材料项目
2020年9月,天津市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 “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再规划投资700亿元的重点项目,包括天津石化南港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 中国石化天津LNG三期扩建及冷能综合利用项目、中国石化北化院中试基地项目、中国石化润滑油基地项目以及中国石化氢能产业等项目。中石化将以天津为产业发展基地,大力推进最新技术在津中试研发和产业化规模化,把天津南港工业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
2021年一季度,石化管廊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涉及生态红线的《对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不可避让生态保护红线论证报告》均获得市政府同意意见。
新疆库车
塔河炼化100万吨乙烯项目
2020年3月30日,受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北京飞燕石化环保 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承担了顺北原油蒸汽裂解百万吨级乙烯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的相关要求,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向公众公开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上述文章内容就是信息,并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
建设地点: 主体装置建设地点位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 ,塔河炼化现厂区以东8公里处。
项目性质: 新建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以100万吨/年乙烯为龙头的10套化工装置,其他9套装置分别为45万吨/年HDPE装置、40万吨/年LLDPE装置、20万吨/年LDPE装置、20万吨/年1#PP装置、30万吨/年2#PP装置、14万吨/年丁二烯抽提装置、10/4万吨/年MTBE/丁烯-1装置、65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装置、35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
湖南岳阳
1500万吨/年炼油和150万吨/年乙烯
5月6日,湖南省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向伟雄主持召开岳阳地区炼化一体化项目选址调度会会议。会议提到 中石化在岳阳布局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 1500 万吨 / 年炼油和 150 万吨 / 年乙烯) ,是中石化实施“建设世界领先清洁能源化工公司”战略和“一基两翼三新”发展布局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巴陵石化、长岭炼化两家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盈利水平,对于带动湖南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打造中国重要先进的新材料制造高地、打造世界领先合成材料高地、推动湖南省实施“三高四新”发展战略、加快岳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布局岳阳炼化一体化,巩固中南地区的市场地位,符合中石化“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的战略方向。此次会议意味着中石化1500万吨/年和150万吨/年乙烯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确定落地岳阳。
镇海炼化
形成炼油能力3800万吨、乙烯220万吨
镇海炼化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根据中石化整体规划,扩建1500万吨炼油、120万吨乙烯项目已经启动,该项目投资总额500亿元,建成后,镇海炼化将形成年 炼油能力3800万吨、乙烯220万吨,成为世界前五的炼油化工生产基地 。
镇海基地是在镇海炼化现有产能基础上的再扩建,将带动石化深加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下游产业集约化发展,是持续推动我国石化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而做出的重大布局。
镇海炼化拥有23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的规模,与4500万吨/年的深水海运码头、超过330万立方米仓储共同构成了“大炼油、大乙烯、大码头、大仓储”的产业格局。
根据《2020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的数据, 2 005 年中石化乙烯产能5 52 . 5 万吨/年,占国内总产能的7 0.3% ;2 019 年产能1 101 . 5 万吨/年,占比3 5 . 9 %;2 020 年产能1 181 . 5 万吨/年,占比3 3 . 6 % 。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实施深化改革三年行动,既是时代要求,也是历史使命;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油田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围绕集团公司“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聚焦“三大目标”,以新思想新理念指导新实践,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日臻完善、创新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布局持续优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截止2022年4月16日蔚来汽车黑龙江省有2家换电站
2022年1月24日,中国石化黑龙江哈尔滨石油与蔚来汽车合作的首座充换电站在跃进加油站顺利投入使用。该换电设施采用蔚来二代箱式换电站,可实现用户无接触换电,无须客户下车,一键自动泊车、一键自动换电,电池双轨道进出,同步交换,急速换电,每日可为312辆新能源汽车提供换电服务,平均车辆换电用时仅需4-5分钟。同时,站内配置1台“一拖二”120千瓦的充电桩,每台充电桩终端平均功率为60千瓦,可满足2台电动车同时充电。
跃进换电站的顺利投营标志着中国石化黑龙江哈尔滨石油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目标,加快推进“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发展,并向“油气氢电服”综合服务商转型迈进了坚实的一步,为北国之城——哈尔滨增添了新一处靓丽风景,也为黑龙江省在新能源领域后续合作提供了极佳的示范样本。
继“风光”之后,氢能也受到资本热捧。
如今,碳中和已是大势所趋,但新能源的应用仍然呈现“梯次布局”的态势。虽然我国氢能产能已位居世界第一,不过短期内,氢能在新能源中并未占据主力地位。
这并不影响企业在氢能赛道上的布局。“如果从营收角度来看,氢能在公司营收中占比并不高,但是公司看好这一板块的发展势头。”华昌化工人士说道。
竞逐氢能赛道
2021年,在“双碳”目标下,中国石化提出做“第一氢能公司”的目标。
在“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推动下,中国石化氢能产业格局正在快速搭建。据了解,中国石化计划到“十四五”末建成约1000座加氢站。近日,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与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签署增资协议,宣布战略入股上海舜华,积极布局氢能装备领域。
事实上,中国石化已位居国内氢能产量第一梯队,其有着丰富的氢气生产和利用经验,在氢能产业链涉及的关键材料和基本化学品方面也具有优势,同时公司具有发展氢能业务的网络优势。
积极布局氢能的公司并非中国石化一家。
威孚高科内部人士表示:“公司主要是依托此前收购的两家海外公司开展业务。主要发展方向是面向电堆核心零部件‘一膜两板’(膜电极、石墨双极板、金属双极板),目前来看这个板块是燃料电池的核心业务。”
2020年,威孚高科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产品实现销售收入7739.7万元。威孚高科内部人士表示:“目前这部分营收大部分还都在海外的两家公司,未来我们会在国内布局建厂。”
在威孚高科发布公告一天后,华昌化工也发布了关于氢能源产业拓展的相关内容。公告中提到了包括氢气充装站项目、加氢站项目以及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内的多个项目的进展情况。
对此,华昌化工内部人士表示:“从投资金额来看,同公司的营收相比还是比较小的,公司在氢能方面主要是依托子公司在做,大概投入有2亿元。不过,公司前期做了比较多的工作,未来肯定会向这个方向侧重。”
此外,美锦能源于2022年1月1日发布公告称,为推动公司氢能业务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氢能产业链布局。2021年12月31日,美锦能源全资子公司青岛美锦嘉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及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美锦美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共同出资设立的美锦氢扬(青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美锦氢扬”,曾用名氢美嘉至(青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风氢扬氢能 科技 (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氢扬”)及其现有股东共同签署《增资协议》,以自有资金总计人民币2000万元对风氢扬进行增资。本次增资完成后,美锦氢扬将持有风氢扬10%的股权。
仍处市场导入期
观察入局氢能的公司不难发现,中国石化此前长期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及油品冶炼及销售相关内容,华昌化工的主营业务占比中,营收比重最高的则是煤化工业务,而威孚高科则是一家以 汽车 核心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核心的公司。
众多公司集中进入氢能市场,但各家的心态也各有不同。
“目前来看,燃料电池这一块发力点还是集中在大巴车等运输车辆方面,此前投放了5辆,这一次又投放了25辆,还没到大规模生产的时间,还是需要逐渐投入,要慢慢来。”华昌化工内部人士说道。
中国石化方面依托自身的氢能资源以及遍布全国的加油站资源,在加氢站的建设方面具备优势。
而威孚高科则在布局氢能方面较为聚焦。“公司当前主要是聚焦在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产品这一块,因为公司自身在 汽车 零配件方面有着相应的技术积累。”威孚高科内部人士说。
氢能之所以可以引得众多企业布局,在于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属性以及来源广泛的特性。
相关业内人士提到,氢能是非常优秀的清洁可再生能源。燃烧1公斤液氢产生的热量是同量汽油的3.2倍,而且没有污染。此外,由于加氢方式与传统燃油车几乎相同,这样就可以满足长续航里程的需求,未来氢燃料电池会在长距离运输的货运车辆上占据较大优势。
但在相关业内人士看来:“氢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2000年就已经有氢燃料电池 汽车 被研发出来,但是当时的制造成本过高,让其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而如今,成本仍然是制约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氢能这一块的研发刚刚起步,都处于市场导入阶段,目前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现在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推动。”威孚高科内部人士说。
近年来,氢能产业经历了从早期推广,到2019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氢能在前瞻谋划未来产业中被提及。
2022年1月8日,在出席氢能相关活动时,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表示,氢能是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我们将把发展氢能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
综合加能站就是中石化的,所以中石化有权管理。
“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为主题的中国石化一体化全产业链沙盘。以“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为主题的中国石化一体化全产业链沙盘,山河场景中错落布局页岩气、氢能、地热等产业,智能化工厂、综合能源服务站等展示了中国石化从山那边探索开发能源,然后把服务提供到千家万户。中国石化广东石油积极贯彻中国石化“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推动“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建设以实际行动谱写“央企担当”为“能源至净 生活至美”品牌口号贡献一份力量。
一基两翼三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指的是什么、一基两翼三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