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太坊合并升级的处理方案可能是相关行业人士都值得关注的知识,在此币牛牛对以太坊与以太经典合并进行详细的介绍,并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为您带来帮助!
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挖掘而导致的显卡行业非常受欢迎,因此普通用户和游戏玩家购买最喜欢的显卡不仅昂贵而且困难。以太坊完成合并,大规模显卡挖矿时代结束,如何规范市场上的矿卡?
1、以太坊完成合并
现今显卡不仅仅是为了挖矿,我们就说改变最大的肯定就是太坊显卡,以太坊基金会表示,合并后的以太坊网络将完全在权益证明的算法下运行,不能再进行PoW挖掘。以太坊区块链将不再由矿工的电脑和显卡操作,而是由验证器进行验证。以太坊合并的顺利完成也给矿卡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GPU矿机的需求似乎萎缩了,很大一部分矿机市场不再关注GPU。一些GPU的价格也迅速下降,现在已经降至500美元至600美元之间。
2、如何规范市场上的矿卡?
现今无法规范矿卡市场,但是可以我们预防被骗。网传看显卡核心背面可以判断是否矿卡,其实这个并不靠谱。有些人说是看电容,贴片电容都是黄的,看这个没用。看PCB的颜色差异也很难判别是否矿卡。正常用久了的显卡供电和核心背面PCB一样会与低温区域产生颜色差异。除非是那种出厂时间不长,但是颜色差异特别严重的,才能判断为矿卡。当然,肯定会有贩子作假,还是要自信看清楚。
3、如何预防买到矿卡?
购买二手显卡,最好能够让卖家提供发票,只有发票可以保证显卡在保修期内享受全国联保的服务。如果卖家声明显卡无法保修或者只支持店内保修,那么显卡为矿卡的可能性很大。 一般矿工在抛售矿卡时会将显卡的定价设定在常规价格以下,如果显卡比正常价低得非常多,那么这个显卡八成是矿卡。千万不要贪小便宜,否则贪小失大。
后记:网络平台购买二手产品的最大问题就是不能见到实物,仅凭几张照片难以判断这张卡的成色、是否可以点亮等等问题。稍不注意就可能买到一张矿渣卡,甚至到手后直接点不亮。去找卖家理论,卖家也有各种理由甩锅。所以找个靠谱的卖家可以解决许多问题,祝愿大家都能买到好显卡。

以太坊基金会表示将会进行合并,分为两个阶段实时,第1个阶段是Bellatrix网络升级,将在9月份进行升级,网络升级之后将会是巴黎升级,这次也将完成执行层,从工作量证明到权益证明的转变,而此次的合并也是一太坊的升级,在以太坊2.0的升级过程当中将会进行两条链和的合并,在合并的过程当中,将当前的工作量证明和相关的工作机制进行更换,同样将会产生更加环保高效的权益和共识机制。
更多的网友想要了解关于以太坊合并之后会对矿工会造成怎样的影响,随着采矿业的蓬勃发展,在该行业负责工作的矿工,则需要解决数字问题以及区块链等相关问题,而合并将用质押取代原来的采矿,这也意味着很多矿工将要面临着失业,这是由于合并之后将会降低成本,减少对矿工支付的硬件以及能源费用,并且将风险进行降低,除了简单的电脑工作之外,并没有特别大的支出,这也将会吸引更多的人进行投资,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随着合并的临近,一些拥有过时硬件的挖矿集团将会进行跳槽,而对于持有现金流的矿工,可以通过持有的以太币等待价格上涨来进行长期投资,还与区域内无关的矿工,他们可以购买相关的原生资产或转移数字资产,虽然没有像以太坊区块链那样被人所熟知,但他们的代币可以通过图形处理单元的设备进行挖掘,并形成相关的集成电路,这样的政策也导致ASIC的矿工开采之路更加艰难,如果以太坊上的ASIC的数量会失去一切,他们也无处可去,此次以太坊的转移,并不会对所有的矿工都会进行合理的安排。
以太坊合并完成,大规模“挖矿”时代或将结束,应这样防范买到市场上的矿卡。
一、矿卡
矿卡顾名思义,就是挖矿用的显卡。主要是利用显卡强大的浮点运算能力来获取虚拟货币,由于显卡经常处于高负载状态,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显卡的寿命和计算能力下降。
挖矿半年的显卡可以抵得上我们正常使用6年的显卡,所以矿卡虽然便宜,但也不值得购买。
二、买新显卡
通过自营平台的购买的新显卡通常都不会有矿卡的的出现,矿卡虽然弊端很多,但它的价格却让很多人都想要买。不少自诩经验丰富的玩家,在网络上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购物平台鉴别矿卡的方法。不过,二手市场的套路实在是太多了,让人防不胜防。
由于矿卡的工作环境比较封闭,而且插上主板后几乎不会移动,所以即使工作过一段时间的显卡看上去成色也是非常不错。
有些玩家买到矿卡后看到近乎全新的成色后会打消顾虑,但其实矿卡的成色并不能代表剩余寿命,显卡的核心以及显存、供电等都被散热器给遮挡住了,所以不要被矿卡的外表给欺骗了。
所以说,从外表上通常是很难辨别矿卡的存在的,还是直接建议买新卡算了。找正规厂家正规渠道买新卡,新卡有保修,即便是出问题,正规渠道购买的也不用太担心,走下售后程序就能解决
三、要注意低价新卡。
别以为你要买一张新的显卡,就不需要担心它的问题了,也有一些黑心商人会把那些质量好的、包装好的、有说明书的卡片重新包装一下,然后再卖给别人。
现在还没有可靠的仪器来检查矿卡,就算你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也会被商家认为是工厂的检查导致的。因此,要想避免购买翻新矿卡,我们只有挑选可靠的渠道。
随着以太坊合并(The Merge)的临近,社区对合并的相关影响以及未来以太坊的路线规划愈发频繁。本文,我们便围绕这一主旨,提炼出五大常见问题,为大家画画重点。
什么时候合并?
目前没有确定的官宣时间,只是社区普遍认为在 6~8 月,因为预计难度炸弹将于 6 月底引爆。
那有没有可能推迟?有可能。
以太坊基金会社区经历 Tim Beiko 近期曾表示,在 4 月中旬,他将与社区讨论是否有必要再次推迟难度炸弹。安全稳定合并的优先级势必是要高于快速实现合并,另外他也表示,虽然以往难度炸弹推迟都是 6 个月左右,但是只要各方面合适,推迟一两个月也是可以的。
为什么说:合并后?ETH?通胀率下降 90%,价格 TO THE MOON?
以太坊合并其实也是从 PoW 过渡为 PoS。
PoW 下的以太坊,是以区块奖励的形式进行 ETH 增发,目前年通胀率约 4.3%;
PoS 下的以太坊,将以质押奖励的形式进行 ETH 增发,不过质押奖励是根据质押总量动态调整的,这里假设质押量为 1 千万 ETH,那么年通胀率约 0.43%;(注意:通胀率随着质押量的上涨而上涨,所以具体的年通胀率是会变化的)
在这种假设下,ETH 的通胀率将下降 90%,相当于完成三次减半。
另外,在 EIP1559 的配合下,手续费销毁的 ETH 有可能超过新增发的 ETH,实现 ETH 的通缩,对价格是长期的利好。
相反观点,合并后 ETH 将迎来巨大抛盘,为什么?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认为前期质押进信标链存款合约的大量 ETH 成本极低,存在数倍的盈利,合并后提款获利砸盘的可能性很大。
的确是存在这种可能性,但是我们可以结合以下几个因素综合考虑:
激活提款这个功能目前是被纳入到上海升级中,上海升级将是合并后的第一个硬分叉,鉴于当前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行情可能的熊性(即使近期回暖),急于获利了结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衍生品以及场外交易进行对冲。
类似于存款排队,提款也需要排队,大约每天最多只能有 1125 个验证器提款(合计 3.8w ETH)。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类似 Lido 的流动性质押方案,部分质押者其实可以随时退出。
出现大量提款时,质押收益会升高,进而吸引投资者存款。
合并后质押收益有望接近 10%?怎么算的?
是有可能的。要知道,合并后,质押收益的来源将有三种:
质押通胀奖励
手续费收入
MEV
具体数据我们参考以太坊研究员 Justin Drake 的推算模型,便可以推算出 9.6% 的年化收益。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合并早期我们理想的收益率,长期来看,收益率可能在 3.3%~5.4% 之间波动。
以太坊最新的未来路线规划是怎样的?
总体来说,关于 ETH2.0(其实基金会已经取消这种叫法) 的路线图其实已经改变过两次。
最开始,ETH2.0 的路线图是经典的三阶段:
Phase 0:以 PoS 为共识机制的信标链
Phase 1:数据分片,但不包括计算分片
Phase 2:为所有分片增加执行功能(计算分片)
但是 2020 年 11 月 18 日,在以太坊基金会的 ETH2.0 研究团队的第五次 AMA 活动中,V 神已经明确表示,ETH2.0 路线图已发生变化,将以 Rollup 为中心推进 ETH2.0 的实施:
暂时不再强调 Phase 2 的重要性,主推 Phase 1 实现数据分片,以实现分片 Rollup;当前以太坊的 TPS 大约为 15~45,使用 Rollup 可以提升吞吐量 100 倍,同时 64 个分片以太坊网络吞吐量即可提高 64 倍,两者叠加,即分片 Rullup 可实现 6400 倍的扩容。
信标链将具备执行功能,即 PoS 合并之后,信标链区块将直接包含交易。
而近期,在分片方案上也有了一些更新,未来以太坊更有可能采用名为 Danksharding 的分片方案,该方案能够有效优化跨域 MEV 问题,同时更有助于分片 Rollup 的实施。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V 神针对跨域 MEV 问题提出的 PBS(proposer-builder separation,区块提议者与构建者分离)解决方案。
在以前的模式中,矿工负责出块,他们从内存池中挑选交易进行排序并纳入区块,同时他们也有权利审查某些交易。
而在 PBS 的设计中,将这一职责划分为两个角色:区块提议者和区块构建者。
区块提议者负责从内存池中收入交易,并创建一个包含区块交易信息的列表 crList 传递给区块构建者们。区块构建者们以最大化 MEV 为目的对 crList 中的交易进行重新排序并构建区块,然后再向区块提议者提交他们的出价,而区块提议者就会选择出价最高者为有效的区块。
在了解了 PBS 后,我们再来了解 Danksharding 就更为轻松了。
我们以前的分片方案为平行数据分片模式,即每个分片和信标链都有独立的验证者,虽然独立的验证者更有利于去中心化,但是在当前 MEV 盛行的背景下,在利润的驱动下势必会导致区块生产者的中心化(例如同个实体下运行着大量验证节点,有利于 MEV)。Danksharding 除了采用了上文提及的 PBS 架构外,还做出了一个改变,即所有的信标区块和分片数据都会被一个由验证者组成的委员会进行统一验证。
这种设计严格来说是对分片的一种简化,分片之间没有了复杂的数据访问同步问题,具备许多有优点:
能够有效降低网络工作量(近百倍);
L1 与 L2 的数据同步加快;
crList 能够使 L1 上实现即刻交易确认;
MEV 市场化,解决潜在的验证者中心化问题
因此,目前来说,以太坊的最新路线规划可以概况为 以 Rollup 为中心 + Danksharding 。不过 Danksharding 尚在理论阶段,整体路线未来或许还会有所变动。
1、共识机制的切换并不是“瞬时”完成:
以太坊 主网合并升级不会立即完成Pow Pos的转变,当前以太坊是两种共识机制同步运行,Pow占90%,Pos占到10%,按照开发组将难度炸弹的时间推迟到9.12日,难度炸弹爆发后伴随合并完成Pow挖矿难度将会逐渐“指数型增加”,届时局于挖矿成本的问题,倒逼Pow矿工逐步退出网络,但该过程可能持续将近6个月以上的时间,Pow网络也将进入“冰河期”
2、冰河期逐步减产,“通缩”并非一蹴而就:
在冰河期,由于以太坊Pow挖矿难度的剧增,出块时间的延长意味着矿工每日出块总奖励减少,按照以往难度炸弹爆发时期的数据,冰河期内大约1个月会进行1次Pow挖矿难度的调增,每次调增的力度都会比上一次更显著,预估持续6个月以太坊网络的总奖励将减少50%以上,持续9个月的时间将减少80%以上,经过6-9个月的时间将会完成大部分的减产,近几日 ETH Burn徘徊在1300附近,因此以太坊真正达到“通缩”需要在合并6个月后即23年上半年才能完成
3、用户端并不会有过多不良体验:
在以往难度炸弹爆发的冰河时期,随着Pow挖矿难度的陡增,用户端可能会产生非常不良的体验,虽然手续费可能并没有很高的提升,但是交互时间延长会明显降低用户体验;不过本次合并之后用户可能不会感受到明显的交互时间延长,合并后共识机制的切换,Pos验证开始将逐渐承载原本Pow验证的份额,出块时间更多的是参照Pos的时间;并且本次难度炸弹爆发和合并相隔时间不长,最多只会有1-2次的挖矿难度调增,最差情况下增加2秒附近的出块时间可能也不会过多影响用户体验
4、矿工分叉价值几何?定价权在交易所:
2017年 比特币 经过了一波分叉潮,潮水过后最终发现大家都在裸泳,只有比特币仍然屹立不倒,当时市场更多的是看不懂、看不清,分叉的“好”与“坏”在激辩中没有定论,交易所上线分叉也不会背负更多的骂名,市场的犹豫成为交易所争夺流量的工具;但今日非同往昔,主流的声音都是力挺主链,小型交易所可能会应为流量争夺被迫上线,而头部交易所应更加爱惜自身的羽毛,没有头部交易所支持失去流动性的分叉将是一地鸡毛;不过分叉币大概率还是会存在
5、算力迁移能否成真?或是伪命题:
市场更多的是在计价炒作预期。市场中大约80%以上为Gpu矿机,大部分GPU矿场会转型,为视频流应用程序构建基础架构、2D 和 3D 对象的渲染以及云服务器,因此也能保证一定的利润;算力迁移的过程伴随着挖矿难度的骤增,奖励也会随之减少,甚至入不敷出,因此并不认为大矿工会顶着巨额的成本拉高ETC没有生态支持的币价,更何况Gpu矿机也并非一条出路。而算力迁移和币价是否有直观的联系更像是先有鸡还是蛋的问题
感谢您阅读本篇对关于以太坊合并升级的处理方案的详细介绍,如果你对以太坊与以太经典合并还不够了解,想进一步学习关于关于以太坊合并升级的处理方案的知识,可以在本站首页搜索你想知道的!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