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swap算是治理机制最强大的去中心化项目之一。作为其治理代币,UNI拥有约37万个持币者,而UniswapDAO则拥有超过28000个独立投票人。近日,围绕着Uniswap将在BNBChain上部署这一提案,Uniswap社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而在此次提案中对立的两方资本力量也为我们提供了不一样的观察视角,治理渐趋中心化巨鲸实体操控链上决议的困境也引发了理想人士的担忧。而在本次治理中关于桥的选择这一议题上,人们或许投入了过度的关注。Odaily星球日报经研究治理流程和各方提案后认为,即便最终被Uniswap集成,也不会为被选中的桥带来更多TVL或增量用户。围绕Uniswap治理的跨链选择爆发如此强烈的争吵,其意义或许并不显著。为什么Uniswap需要桥?桥的选择是在本次投票治理中,争论最为广泛的核心议题。而在第一次看到这一议题时,为什么Uniswap需要一个桥引发了我的困惑。目前,Uniswap已在以太坊主网PolygonOptimismArbitrumCelo五条链部署。尽管Uniswap支持多条链,但这并非是一个跨链DEX,不存在跨链交易,自然也无需使用桥来流通资产。既然如此,Uniswap又为何因桥的选择而争论的喋喋不休?CelerNetwork联合创始人MoDong向Odaily星球日报解答了这一困惑。MoDong解释道,Uniswap采用了一主多从的结构,治理提案都在以太坊主网进行表决,而在投票之后通过跨链桥将投票结果这一消息传递到其他链上。也就是说,尽管Uniswap已经部署了多条链且未来还将继续增加,但他们的地位并不是完全平等的。其他链并不拥有治理权,仅以太坊主网负责进行治理流程,且需使用以太坊上的ERC-20版UNI代币进行投票。回到我们的问题,为何Uniswap需要一个桥?当UNI在以太坊主网完成治理投票之后,需要将这一消息传递给PolygonOptimismArbitrumCelo其他四条链,而以太坊主网其他链的链间通信则必然需要桥来进行。而未来通过何种桥将治理结果传递给BSC,则是本次争论中的关键。跨链桥背后的资本对垒去年12月,0xPlasmaLabs的创始人ilia0x发起了本次提案。提案的主要内容为将UniswapV3在BNBChain部署。ilia0x还一口气为这一提案找了17个理由,包括BNBChain庞大且不断增长的用户基础高速度和低费用的交易币安的品牌价值安全合规币安生态链上治理等等。为了完成在新链的部署,必然需要一座桥来连接。而围绕着新桥的选择,多个桥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为此,治理论坛还专门开了新的一个帖子进行讨论,WormholeLayerZeroCelerdeBridge都试图参与竞争。此时,使用哪个桥已不单单是技术问题,还具有生态发展及品牌建设的价值。目前,LayerZero和Wormhole均未发币,其项目价值由机构投资者捕获。因此,两者背后的资本势力就针对这件事展开了对垒。LayerZero和Wormhole的讨论开始针锋相对,目前在治理论坛上有93条帖文讨论。此前关于费用开关这么重要的治理讨论仅73条贴文。在帖子里,包括桥资本方持币者等各方利益相关者均表达了自己的声音。但对于大多数不明确支持哪一个桥的中立派来说,这个选择并不重要。尽管每个桥协议都提出了使人信服的论点,但仍难以说服大多数人向其投票。LayerZero和Wormhole两个重量级的玩家,则分别阐述了自己的优势。LayerZero表示,他们的架构更加去中心化,并且可给予Uniswap自主控制链间消息传输背后的基础设施的权力。而Wormhole则依赖于19个验证者处理跨链,LayerZero认为,验证者之间可能会相互串通,存在发起恶意攻击的风险。Wormhole则做出了反驳,保护系统安全的19个验证者与多个POS链的验证者有极大的重叠,其中包括SolanaCosmos以太坊。如果这些POS链值得信任,那么Wormhole也值得信任。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则在于桥的安全性。LayerZero认为,Wormhole的代码是可升级的,这可能会在将来产生漏洞,从而导致被黑客攻击的风险。而LayerZero的代码是不可变的,且已经进行了35次的代码审查。而Wormhole则用自己的坚强来反对对于安全性的质疑。2022年2月Wormhole被盗12万枚wETH,这一攻击事件导致了超3亿美元的损失。而在这一严重的攻击事件之后,Jump填补了资金漏洞。而对于大多数桥来说,如此严重的攻击事件很难让项目存活,但Wormhole不但幸存了下来,还发展壮大,目前已经与22条链集成。1月31日,在SnapShot上对于桥选择的投票结束,Wormhole以62的得票率获得了胜利。而deBridge和Celer合计得票仅0.01。这也表示在BSC部署的提案已经确定要将Wormhole作为使用的跨链桥。但部署至BSC的提案仍在投票之中,这一天将于2月11日截止,截至目前,仍未达到足够通过提案的票数。反对提案的a16z备受质疑2月5日,a16z公开表示,仍将继续支持LayerZero,已对在BNBChain上部署UniswapV3的提案使用1500万枚UNI代币投出了反对票。a16z合伙人EddieLazzarin表示,如果技术上支持,我们会把1500万枚代币投给LayerZero。a16z的这一选择可能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若最终Uniswap无法在BSC部署,或将影响Uniswap未来的竞争优势。回到事件的起点,Uniswap将于BSC部署,其中最大的动机或在于V3的许可证到期。在V3部署之时,Uniswap为这一版本的代码申请了商业许可证,并禁止了对UniswapV3的fork行为。Uniswap认为,我们认为Uniswap社区应该率先围绕Uniswapv3Core代码库构建一个生态系统。2023年4月1日,UniswapV3的许可证将到期。长期以来,V3凭借其独特的机制而在市场上占据特殊的生态位。届时,任何人都可在BSC上fork一个使用UniswapV3作为核心的DEX。在BSC的快速部署将带来巨大的先发优势,并可依靠这一优势来快速获得TVL,以及大量的BSC用户。在BSC上部署V3,也被社区认为是当下较为紧急的事情。而本次的提案若被否决,Uniswap或将失去这一巨大优势。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仅是因为桥的选择竞争落败,而在提案中进行阻挠的a16z,也在社区遭受了质疑和批评。治理中心化引发各方担忧尽管目前这一事件还未最终一锤定音,但事情的发展已经逐渐走向终局。不过对于治理中心化的担忧,仍然值得人们讨论。除了LayerZero或是Wormhole这种N选一的选项,也有部分社区成员主张这种选择都不可靠,使用单一的跨链桥可能会产生单点风险。Celer就在治理论坛中提出了多桥的解决方案。他们认为,就安全性和可用性而言,这种解决方案优于选择单个桥。在Celer提出的解决方案中,具有多个副本的消息通过不同的桥发送到目标链,多个桥互相校验,并且只有当相同的消息通过不同桥被传递时,才会在目标链上执行。N选一的模式则必然存在一个最终胜出者,而各方资本的激烈竞争,则凸显了治理已经渐趋中心化。DuneAnalytics数据显示,目前前五大Uniswap治理代表Delegates总共持有超25.83的投票权重。其中排名第一的治理代表拥有7.2投票权重。数据公司Bubblemaps统计发现,a16z可以通过11个地址控制4150万枚UNI,占UNI供应量的4.15。而在本次投票中,a16z目前仅投出1500万票。但目前的信息显示,未来a16z或将不会再投出任何一票。今日,其技术合伙人EddyLazzarin发推称,a16zCrypto将大约4000万枚UNI投票全委托给外部团体对他们如何投票没有任何条件,用1500万枚UNI进行投票不到委托给其他人的数量的一半。a16z已经对其他11项提案进行投票,是Uniswap社区中最活跃的成员之一。委托投票的原因是为了更广泛的观点不那么中心化的投票权以及更多的社区参与。本次事件的持续发酵也引发了从业者的关注。强力资本的大量代币对去中心化协议的投票控制,早就成为加密世界的一大治理难题。CZ对此事件评论道,人民投票与金钱投票是完全不同的,链上投票意味着巨鲸可能会控制区块链,就像股东一样。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